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黄金 艺栈
  www.sh1122.com/zhanting/4372.html   国际服务席号: 4372
最新博文:
执着为艺 锐意创新——记著名书法家沃兴华     
我的动态    
执着为艺 锐意创新——记著名书法家沃兴华
发布时间:2009-01-16
近20年多来中国书坛可谓空前活跃,形形式式的展览,各种各样的专著以及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令人目不暇接,书法风格流派纷呈,传统的、古典的、现代的,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书法圈内的人士把这段时间称为中国书法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中口号是“创新”。提到现代书法、提到创新,就无法回避沃兴华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可以说是当今书坛争议最大的一位书法家。有人把他视为承前启后的书法大师,有人把他当做欺世盗名的书法骗子。一位网友是如是评价他的:也许是功臣,他冠以学者头衔,洋洋万言,著书立说,有民间书法语言,有西方美学观点,可能会给中国书法带来开创性的发展。也许是罪人,没了笔法,可以乱涂,而且越乱越好;没了结体,越怪越好;没了书写性,传统的气韵荡然无存……笔者以为,对于沃兴华先生的书法及其所倡导的理念,从一定程度上说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发展,是非功过还留待历史说话。
沃兴华  上海市人,1955年生。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历史系本科。1979年破格考上华东师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1982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先后历史系、书法系任教。其从幼爱好书画艺术,1973年起历年有作品参加上海市、全国及国际间的重大书展并多次获奖。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作品为国内外许多博物馆收藏。除历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发表许多著作和论文外,书画方面颇有建树,出版《沃兴华书画集》、《敦煌书法》、《中国书法》、《上古书法图说》、《从临摹到创作》等。历任上海书协秘书长、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沃兴华先生早期的创作多以魏碑行书的面目出现。风格疏放,用笔较粗糙但线条较厚实,线条质朴;结构略显随意散漫而横势夸张。当后来在“民间书法”尤其是接受了敦煌遗书的破体书风之后,找到了转换个人面貌的突破口。他认为,名家书法和民间书法构成了中国书法传统的两大系列。民间书法是当时不被社会所选择,以后又被历史所遗忘的那部分文字遗存,有许多作品篆分兼备、分楷包容、章草与今草合一,旧意未离,新态萌生,稚拙朴茂中充满奇思妙想。因为创作时不做千秋之思,发乎性情而不止乎礼,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以肆放逸为主要特征。
现代的书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展厅来推动的。在作品中张扬创作个性,以在展厅中取得夺人眼目的效果是参展书家所极力追求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被一些人所运用。沃兴华的创作就颇具代表性。为追求空间构成的现代意味,不惜以破坏文人书法的典雅美与书写法度为代价。在不失汉字可识性的前提下,极力变化字形,打破常态汉字字形的谐调比例、匀称间架,营造了一种稚拙异常的风格,甚至以丑为美,部分业内人士称之为“丑书”。作为“丑书”的领袖人物之一,沃兴华的书法取法民间书法、魏碑书法、写经书法的生涩,把字形处理得丑拙怪异,与传统文人的典雅书风拉开距离。观其榜书作品则取法日本少字派书法,字体光怪陆离,已经失去了汉字认读最起码的标准。
把字形作丑化处理的创作方式,以清代中后期“碑学”运动的兴起为代表,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以及傅山“四宁四毋”的主张具有理论上的鼓动性。在沃兴华先生所写的论“丑书”的文章里,也是以傅山“四宁四毋”作为理论依据的。
沃兴华说:“我觉得碑帖结合的探索如果沿着沈曾植的路子发展下去,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很可能会开辟出一种与传统帖学和碑学截然不同的局面,今后的书坛,很可能碑帖之争在碑帖融合的潮流中沉寂下去,最后都归入没有新旧差别的传统范围,而讲究构成关系的现代书法悄然而生,与碑帖传统对垒。”沃兴华先生义无反顾的继续着他的书法探索创新之路。这份执着、这份坚定实为我辈学习的典范。
对于沃兴华先生书法艺术的褒贬争议,近年来从来都没有休止过。推崇者认为:当今在书法创作走向现代化探索、研究、以及创作实践中,沃兴华无疑是走的最远的一位,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位。他敏锐的视角、开放的思维和独辟蹊径的艺术创作语言征服了众多的书法家,他的身后,有一大批立志创新的追随者。在他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现代书法创作一定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有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书法作品诞生。贬低者则指出:他的书法临摹和创作的分裂、民间和经典对立、个性以共性缺失为前提,视广大群众的文化审美观点如无物、视中国精美的书法传承如无物,甚至胡涂乱抹,亵渎书法国粹。
对于此,沃兴华先生说:对于我的民间书法研究,书法界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两种观点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有点像一百年前张之洞在《劝学篇》所说的“图救时者言新学(民间书法),虑害道者守旧学(名家书法)。”这样的争论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说是有益的。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可以避免“虑害道者”的因噎废食和“图救时者”的多歧亡羊。然而,我觉得就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书法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当是图救时,言创新。最后我们衷心祝愿正值创作盛年的沃兴华先生,今后的书法探索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评论(0) | 阅读(361)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3 ()
1 ()
2 ()


我的最新动态

执着为艺 锐意创新——记著名书法家沃兴华


访客最新留言

刘芝万
2007-03-03 11:23:20
沃老师您好我想买您的条幅和3号对联我的电话13484337382谢谢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